中国共富型财税制度改革高端论坛举办
2024年10月26日,中国共富型财税制度改革高端论坛在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主办,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不动产投资研究中心、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公共经济与财政研究所协办,并得到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开放型经济与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利于共同富裕的税收制度改革研究”的支持。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副校长周江洪出席本次论坛,主旨演讲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贾俊雪,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李俊生,浙江财经大学原副校长李永友,江西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原校长王乔,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岳希明,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钟晓敏(按音序)等。本次论坛由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义中和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副院长、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求是特聘教授方红生主持。
会议伊始,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副校长周江洪代表主办方致辞,向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欢迎。周江洪副校长简要介绍了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及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的基本情况和最新发展,以及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在财政学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周江洪副校长强调了本次论坛对推动有利于共同富裕的财税制度改革研究的重要意义,并诚挚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的建设与发展。
随后,与会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
江西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原校长王乔教授发表了题为“统筹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税收治理现代化”的演讲。王乔教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税收治理从经济领域提升至国家治理层面,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税收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体现为税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十八大以来财税体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谋划部署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王乔教授强调,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加快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基于分税制总体框架的调整和完善,是对改革的系统再设计和持续深化再推进。在改革方向上,它仍然致力于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税制度,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必将加快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王乔教授进一步提出,在原则指引上,正确处理财与政、财与事、财与人三者的关系是完善税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底层要求。在改革方向上,则必须坚持好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这“三个方向”,抓好“三个落实”,加速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
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钟晓敏教授深入探讨了基于福利经济学的共富型财税政策设计的基本思路。钟教授指出,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他从市场、政府、道德和血缘四种力量的角度分析了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因素,强调市场力量主要作用于初次分配,而政府力量在各次分配中均能发挥重要作用。他还指出道德力量在第三次分配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血缘力量在家庭内部财富转移中的影响。在财税政策设计方面,钟晓敏教授基于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建议采取转移支付和税收政策双管齐下的策略,以转移支付为主,税收政策为辅。他提出的具体政策建议包括:个人所得税应扩大税基、优化税率,并逐步提高比重;企业所得税应降低中小型企业税负以促进就业;财产税应规范财产所得,谨慎出台相关税种;间接税则应以筹资功能为主,兼顾公平。他还强调了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共享的重要性,建议增加民生性公共服务支出,构建城乡区域数量合理、质量相近、可及性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
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李俊生教授根据第三次分配的财政属性问题,探讨了促进共同富裕的财政对策。首先,在财政分配与一般经济分配的判断标准上,李俊生教授将其分为群体间的收入分配和功能性的收入分配两类。在初次分配中,收入通过市场机制运作,以满足个体的私人需求为驱动;而在再分配中,财政手段是解决分配问题的关键之一,通过财政政策和社会安排进行的再分配更多是一个政治学命题。其次,对于第三次分配与第二次分配为何同属于财政分配的问题,李俊生教授强调了非营利组织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要角色和贡献,指出这些组织在第三次分配中调配资源的规模十分庞大。同时,第三次分配与第二次分配的共同点在于二者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再者,关于共同富裕为何是财政分配的内在驱动力的问题,李俊生教授认为,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财政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人类社会共同需求在当代的提升与实现。从国际学术界和业界对我国政府“共同富裕”政策的评论来看,“共同富裕”实际上体现了各国政府普遍遵循的规则和价值观。最后,李俊生教授提出,应以统筹“三次分配”的财税体制建设为前提,从第三次分配的财政属性出发,研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具体对策。
中国人民大学岳希明教授线上参会并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缩小收入不平等真的能够提高居民消费吗?”。岳教授首先立足于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从理论和现有文献出发,分析了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接着,他利用反事实模拟法,探讨了收入不平等与居民消费之间的联系。基于不同收入组的边际消费倾向及收入不平等缩小后的收入变化,估算了消费的潜在变化。反事实模拟结果表明,尽管基尼系数减小,但居民消费总量和消费率反而有所下降。由此得出的研究结论是,缩小收入不平等并不能直接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岳希明教授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阐述了这一结论的内在机制:农村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城镇地区,边际消费倾向并非单调递减,而呈现倒U型,即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先升后降。本研究的发现表明,缩小收入不平等并不能有效提升居民消费,这一结论对短期和长期的消费促进政策均具有启示。此外,岳教授指出,本研究假设收入差距缩小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保持不变,但该假设可能存在局限性,因此他计划在未来进一步研究边际消费倾向的可靠估计。
辽宁大学王振宇教授对中国财政体制、地区财力差异及其对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公平的收入分配是财政的重要职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地方财政存在“中等地区”现象和“财政恩格尔系数”问题。具体而言,不变的东中西部区域划分与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交织作用,呈现出“两头好、中间差”的表象,真正承受“三保”压力的正是所谓的“中等地区”。王教授认为,这一现象源于地方财政运行实践中的“抽象”,反映了政府财力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性失衡,是多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他进一步指出,“中等地区”现象导致了“财政恩格尔系数”问题,若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加大区域财力差异,引致地方财政新贫困。对此,王教授建议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在财力再次配置阶段要合理构建转移支付动态微调机制,重视财政“中等地区”现象,改进“三分法”等政策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贾俊雪教授基于共同富裕要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目标,展开讨论财政政策如何影响高质量发展和分配公平。首先,贾俊雪教授指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取决于科技创新与要素配置效率。财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方面,贾俊雪教授着重分析了我国研发支出税收激励政策,并通过国际横向对比,提出应进一步强化创新激励。财政优化要素配置方面,他刻画了具有信贷约束的异质性企业家模型,发现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倒U型”影响。企业家面临的信贷约束越严重,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越大。所以财政政策要完善市场机制,促进资源向高效率的企业流动。
关于收入分配问题,贾俊雪教授构建理论模型,深入阐释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策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逻辑。地方政府增长导向的收入竞争行为,形成间接税为主的累退性收入体系,加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因此,在政策设计时需重视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避免政策落地效果不佳。最后,贾教授进一步提出,垄断使得政府很难做到公平与效率并重。垄断加剧时,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为纠正垄断扭曲而降低劳动所得税的累进性,会加剧收入不平等;若提升利率则会损失效率。贾教授利用异质性居民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得出结论,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关键在于破除垄断,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市场环境。
浙江财经大学原副校长李永友教授提出了关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他以财政促进家庭型共富的思考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促进共同富裕财政政策的落脚点及浙江省促进共同富裕的行动方案。李教授首先指出,共同富裕的核心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缩小“三个差距”,在推进过程中需关注这两者的平衡关系。李教授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政治学议题,要真正落实到家庭层面,是家庭和人之间的共富。相较于单纯的收入平等,共同富裕更应关注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升。相较于经济学上的公平分配,共同富裕更应关注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升。随后,李教授总结评价了浙江省推动共同富裕的增收型、减负型、共享型和补偿型四类政策,并重点介绍了通过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能力的增收型政策,和实行差异化财政支出政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公平性的减负型政策。最后,李教授还对比了非私营与私营企业、不同行业及城乡之间的平均工资,指出浙江省在初次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仍未缩小,共同富裕的推进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最后,方红生教授做了简要总结,认为7位主旨演讲嘉宾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共富型财税制度改革进行了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探讨,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有助于中国推动共富型财税制度建设。他对各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也对参会的各位嘉宾表达了谢意。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